资讯中心

  • 首页
  • 资讯中心
  • 香港回归前,九龙城寨为何没有警察敢进去?这是中国最特殊的领土

香港回归前,九龙城寨为何没有警察敢进去?这是中国最特殊的领土

2025-03-25 21:50:37


香港九龙城寨的名字,相信大多数人都不会陌生,即使不知道这个地方是什么,在香港哪里,长什么样,也至少都会有所耳闻。九龙城寨之所以这么出名,相当一大部分原因就是老香港电影,尤其是黑帮片、警匪片,总会提到它的名字。

在那些电影中,九龙城寨担当起了一个“罪恶之城”的角色。但凡是片中的香港警方要对某个案件、组织、黑帮进行调查,九龙城寨就一定会出现。电影里的九龙城寨充斥了“脏乱差”、“违法犯罪”、“黑帮横行”的元素,是脱离于繁华香港的另一个世界。

一般来说,电影毕竟是艺术,肯定有夸张成分。但在现实生活中,九龙城寨甚至比电影里更加“乱”,并且是香港最特殊的区域,也是香港回归之前,中国最特殊的领土。从某种意义上说,这个特殊一词,甚至不用加引号。

跟很多人想象的不同,九龙城寨的位置并不是香港的“边边角角”,反而是在香港较为繁华的区域内。香港的九龙半岛被旺角以北的界限街一分为二,街南是九龙,街北是新界。这条界限街的东边街口,是香港启德机场,机场北面,就是传奇的九龙城寨。

香港的面积本来就不大,可谓是“寸土寸金”,何况九龙城寨离旺角和新界很近,并且距离机场也很近,如果用来开发,商业价值一定是巨大的。这也就延伸出了一个问题:在这样一块“肥肉”面前,港英政府为什么放任罪恶滋生,丝毫不加以干预呢?

香港回归前,九龙城寨为何没有警察敢进去?这是中国最特殊的领土

举一个最直观的例子:在电影《追龙》里,刘德华饰演的港英政府的警察要进入九龙城寨请黑帮老大“鼎爷”交人,去之前就已经做好了受伤甚至死的准备,进入以后,果然被乱刀砍伤,得亏“跛豪”救了他一命,才得以从九龙城寨全身而退。

一个警察去找黑社会,不是抓人,而是请黑社会老大交人,本来就够离谱了,没想到进去以后还被黑社会小弟们追着砍。在九龙城寨里,港英政府的警察属实没什么面子。真实的九龙城寨虽不至此,但也是罪恶的温床。

因此,九龙城寨成了香港当时的另一张名片。赌场、烟场、鸡档几乎可以说满地都是。港英政府无权管辖,也就不给九龙城寨供水供电,这一块区域几乎是自成一个小社会。在这样的环境下面,为了生存,自然不能做老老实实的“良民”。

在这样的背景下,自从香港成为英国殖民地以后,九龙城寨这块地方,就一直是英国人的“红灯区”。港英政府不是不想管,而是警察根本不敢进去,进去也不管用。但港英政府拿九龙城寨没有办法的原因,很明显不只是因为这一点。

原因也很简单,港英政府如果真的一心想要强压九龙城寨,直接派军队过去,任凭黑帮的刀枪棍棒再怎么厉害,肯定也抵挡不了军队的飞机坦克。清政府和国民政府对香港都不管不顾,英国还是没有动手,肯定有其他的原因。


但对于英国人来说,九龙城寨毕竟又是一块肥肉。

这又延伸出了另一些让人疑惑的问题:当年英国作为九龙城寨的殖民政府,为什么放任九龙城寨“作恶”?这一块仅2.7公顷,也就是1平方公里都不到的小地方,为什么能让港英政府的警察那么头疼呢?

最根本的原因,是港英政府根本无权管辖九龙城寨!

这其实要从九龙城寨的历史说起。

时至今日,世界上几乎每个角落都已经被各个国家的领土范围覆盖了,但依然有很多的地方,是国家的政权覆盖不到的。例如大家熟知的“金三角”、充斥着毒贩的墨西哥,都是这样的情况。

但无论是金三角还是墨西哥,都不是真正“无政府”的“自治”。金三角是因为地势复杂,并且已经形成了巨大的影响力,有了武装,为了避免出现不必要的问题,政府也只好睁只眼闭只眼。墨西哥的毒贩更加如此,敢扛着火箭筒跟军队打仗,政府自然管不了。

而那时候的九龙城寨,是真正的“无政府”,真正的“完全自治”。九龙城寨既不是像金三角一样位置偏僻,利于罪恶滋生,也不像墨西哥的毒贩一样有自己强大的武装,之所以落到这样凄惨的境地,其实跟清政府有关。

简单来说,九龙城寨的历史,就像是一个病入膏肓的父亲把自己的儿子卖了,儿子虽然跟着“新爹”,但“新爹”的儿子太多,所以他内心深处永远有一块地方是属于亲生父亲的,并且无论跟“亲爹”多亲近,内心深处的这块地方始终会影响他的价值判断。

只要亲生父亲能够让他回家,他就会立刻回到自己的家,自己的故乡。

因此,九龙城寨的故事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中国人的精神。这一点,香港和台湾的很多所谓的“精英”年轻人,至今还学不会,当年九龙城寨里的普通老百姓却领悟深刻,顶天立地的活着。

1898年,清政府战争失败,被迫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,其中就包括了跟英国签署的《展拓香港界址专条》,条约里,英国“租借”的范围除了原本的香港以外,还延伸出了相当大一部分,把香港的辖区扩大到了原来的11倍,多达1000多平方公里,九龙岛也在其中。

然而,就是这1000多平方公里的区域里,却有一块不足1平方公里的地方,清政府怎么也不肯松口,死活不让清政府租界。这块地方,就是九龙城寨。当时的九龙城寨有什么特别,能让清政府这样做呢?

早在嘉庆年间,九龙城寨的位置就是为了防海盗修建的炮台。英国占领了香港岛以后,为了防备英军,清政府决定在离香港岛很近的九龙岛上驻军,后来清政府派来了4000多人,既防备英军、也打击海盗,偶尔管理当地的民政。

这就是九龙城寨最初的样子,不是黑社会和罪犯的“天堂”,而是清政府的驻军基地。

1989年,英国要求“香港拓界”,清政府虽然无力反抗英国的无理要求,又多划出了1000多公里土地,但也尽力保留住了九龙城。因此,在清政府和英国的条约中,九龙城这块地方,实际上是属于中国管理的。

清政府灭亡以后,民国政府倒是也想去收复九龙城,但因为英国早就把这块地方“视如己出”,因此民国政府派去的人还没进九龙城,就被英国人拦下了。民国政府的官员重利,在这样的问题上,自然没什么家国情怀,就这样屈服给了英国人。

此后的九龙城,就成了一个“无政府”的地方。中国政府有权管,但时局动荡,管不了。英国政府没有权利管。治理香港的港英政府,也不敢去管。

说到这样的地方,想必各位心里也想到了:一个没有哪个政府管辖的土地,自然是丛林法则的、是犯罪和逃亡的好去处。因此,久而久之,从前的九龙城就变成了九龙城寨。清政府最初驻兵的地方,也慢慢变成了后来的“罪恶之城”。

有家国情怀的、不愿意受港英政府统治的香港人,会搬进九龙城寨,大陆偷渡到香港的,也会躲在九龙城寨里,各个国家的罪犯、香港当地的黑帮、毒贩、妓女等,都会把九龙城寨当成自己的大本营。

因此,1930年的时候,九龙城里才只有2000多居民,几百间房屋。到了上世纪八九十年代,九龙城寨里的常住人口就已经有5万多人。想想它的面积,仅仅2.7公顷左右,在那时候,甚至不用“几乎”一词,这就是全世界人口密度最大的地方。

有人的地方,就会有江湖。

九龙城寨既然到处都是黑帮和犯罪,也没有政府和警察能管,在这个江湖里,人们是靠什么规则生活的?

通过上面的介绍,可能很多人都觉得在九龙城寨这样的地方,应该是“丛林法则”、“弱肉强食”,只要有势力、拳头够硬,就能活得好。但江湖从来没有这么简单,毕竟江湖不是打打杀杀,而是人情世故。

再者说,九龙城寨里住着几万人,这几万人当然也不全是罪犯和黑帮,所以一定是有其他的规则在约束人们的生活。这种规则既不是中国的法律,也不是港英政府的法律,而是中国人祖祖辈辈传承下来的“仁智礼义信”。

也就是儒家思想。

这五个字当中,“仁”、“智”、“礼”对九龙城的大部分居民来说,显然有点困难。首先,他们都是没怎么受过教育的,所以“智”就很困难。再者,九龙城寨毕竟很混乱,对人钥匙仁慈、讲礼貌,大概率不会得到尊重,反而会被嘲笑。

一个黑帮老大带着小弟们打架,开打之前先跟对方老大握个手以示礼貌,打架中间看见对方的人被砍伤,生了仁慈之心,亲自上去帮忙治伤。这种情况显然是比较荒诞的。

因此,在九龙城寨中,“义”和“信”就是最重要的东西。

无论是在电影里,还是在生活的见闻中,关于九龙城寨的人,大家一定都会有一个印象:无论你从事什么工作,普通居民也好,黑帮也罢,但一定要懂规矩,知分寸,这就是“义”。做人做事一定要说到做到,顶天立地,这就是“信”。

这些规则的具体表现,体现在九龙城寨生活的方方面面:出卖兄弟、调戏兄弟的老婆、对父母不孝、做生意骗人这些事情,肯定是会受到惩罚的。

这时候,城里的各种组织就开始出面了。在九龙城寨这样的地方,想要好好生活下去,就必须要有个靠山,因此城里有很多的组织,其中包括黑帮、巡逻队、治安队、街坊福利事业促进委员会,甚至还有“九龙城寨人民代表大会”。

这些组织都是需要工作或者缴纳“保护费”的,虽然这些钱最后基本上都是用来处理居民的各项生活需求,但还是有人不想工作也不想交钱,即使如此,也还有个组织可以投靠,并且势力极为庞大,就是宗教组织。

在当时的九龙城寨,教会就是个这样的组织。进入教会,不需要交钱,也不需要工作,只需要做一个基督教徒应该做的事情。如果平时自己出了什么问题,或者被欺负了,教会的教友们也会自发去帮忙。

金年会体育

因此,在《古惑仔》里面,牧师可以对黑帮老大拳打脚踢,并且黑帮老大还不敢拿他怎么样。

当然,就算是教会,也要适应九龙城寨里的生存方式。如果有人犯了错,基本上就是这些组织出面,自己用“家法”惩罚,如果碰到了“钉子户”,就会有很多组织一起出面,组成一个像法庭一样的会议,对事件的主角进行审判。

审判的标准,就是前文中说到的,九龙城寨里的规则。这种规则没有明文规定,实际上更像是中国人自古传下来的,心中的道德标准。这也是为什么,九龙城寨里的黑帮收取了保护费,会和其他组织一起凑钱,解决居民的用水用电问题。

九龙城寨不受港英政府管辖,用水用电这些事情,都是需要解决的。如果想想不到其中的困难,就代入一下自己的生活,如果我们现在用水用电没有保障,就算有钱也没地方买,生活会是什么样子。

可以说,那时候的九龙城寨,完完全全就是一个小社会。或许什么都很简陋、不完备,但什么都有。

尽管如此,九龙城寨也不是什么自由的“天堂”,相反,因为没有政府的管辖,这里可以说是“地狱”。除了罪犯、黑户和黑帮,基本上只有最贫穷的人才会选择在这里居住。这说明大部分普通人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,也不会去九龙城寨。

九龙城寨就是香港的“罪恶之城”,尽管面积那么小,但对香港的影响是很大的,几乎涉及到方方面面。简单说来,香港的“黄赌毒”,几乎都源于九龙城寨,就算有的人靠这些“生意”发达了,身上也永远有九龙城寨的烙印。

九龙城寨那时是东南亚毒品流转的中心之一,跟金三角的联系非常密切,此外,赌场、鸡档、高利贷、枪支作坊、非法行医等违法的小作坊,比比皆是。九龙城里的一条“牙医街”,挤着100多家诊所,在非法的情况下,敢给人治枪伤、做手术。

几十年的发展,九龙城几乎已经成了整个中国最“黑暗”的地方,但城里的居民也并不全是如此。港英政府不是没有想过强拆,上世纪70年代初,港英政府也狠下过心,派了3000多名警察准备去强拆,没想到被对峙的九龙城寨人一句话给赶了回去,那句话是:

“这里是中国人的地盘!”

英国毕竟也顾虑国际影响,如果对九龙城寨动武,意义就跟侵略他国领土是一样的。于是,港英政府只能作罢。没想到此举却深深刺痛了九龙城寨居民的内心,甚至刺痛了居住在香港的中国人民的心。

那个年代里,正是因为九龙城寨的人抵抗港英政府武力侵袭,香港才出现了许多的爱国文艺作品。《霍元甲》、《黄飞鸿》、《我的中国心》、《万里长城永不倒》,都是那个年代里出现的,这也体现了香港人民对回归祖国的期盼。

当然,爱国是爱国,违法是违法,两者都可以理解,但违法不能继续存在。

因此,1984年,中英两国签署了《中英联合声明》,在1987年一致同意拆除香港九龙城寨。过程虽然有些波折,但毕竟祖国出面,居民们最后还是同意拆除了。一直到1993年,九龙城寨被完全拆除完毕,其中的居民也纷纷进入到香港的社会当中,慢慢成为了今天香港的一份子。

九龙城寨拆除之前,允许成龙的剧组拍摄了电影《重案组》。因为九龙城寨也算是香港的一张名片,还允许了几个日本人进入城寨,记录下了九龙城寨的3D图。这段历史也得以保留。如今时髦的“赛博朋克”,相当大一部分灵感来源,就是当初的九龙城寨。

九龙城寨拆除以后,保留了其中一些历史建筑,在原址上建成了九龙城寨公园,如今成了香港著名的旅游景点。九龙城寨的故事,也随着公园的建成,成为了历史的尘埃。

九龙城寨的历史,从某种角度上来说,其实也是中国人民抗争史的缩影。城里的罪恶、混乱、贫穷,说到底都是英国殖民之下的产物。而九龙城寨的很多人,都是不愿意被英国人统治的中国人,他们也在影响着香港的国人们。

他们的身上至少都体现出了一句话:位卑未敢忘忧国。

这些事情,国家其实一直都记得,可是现在香港还有很多“精英”、“大学生”,早就忘了。